如图甲电路所示,电源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6V 6W”的字样,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曲线如图14乙所示。求:
(1)小灯炮正常发光时电阻为多少欧?
(2)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7A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多少瓦?
(3)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整个电路10s内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焦?
小丽和小宇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丽同学在A点悬挂2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15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 。要使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应沿 方向,大小为 N。
(3)杠杆调节平衡后,小宇同学经过实验,获得了下述数据:
动力F1/N | 动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4 | 5 | 5 | 4 |
于是小宇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小宇的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
小明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因此,他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A.让同一辆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16甲所示)。
B.让不同质量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16乙所示)。
上述两种实验方案中:
(1)A方案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若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对木块 越多,小车撞击木块时的动能越 。
(2)小明想用B方案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该方案是否合理? ;理由是 。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且不计空气阻力,该实验还能得出结论吗?答:________。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在右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2)闭合开关,向左移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 。
(3)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①分析表1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表2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表1所示,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当把定值电阻由5Ω换成10Ω,闭合开关后,下一步操作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 不变。
小明用如图18所示电路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小明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18甲所示,则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是 。
(2)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观灯泡总不亮,且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示数接近3V,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A. 灯泡短路 B. 灯泡断路
C. 滑动变阻器某处断路 D. 开关接触不良
(3)排除故障后,当电压表示数为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A,由此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利用该实验还可以测定小灯泡的电阻。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知,这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_Ω。
(5)实验中,小明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多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在对测量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处理时,小明设计了如下表格,你认为这张表格的设计是 (正确∕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