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黄金周,小丽随爸爸、妈妈去哈尔滨旅游,右图是她用过的一张火车票。
⑴请你从火车票中提取两条有用信息:
① ;
② 。
⑵若小丽想知道佳木斯到哈尔滨的大致距离,还应知道 和 两个物理量,并利用公式 计算。
⑶小丽上车后,她发现对面并排停着一列列车。忽然她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对面的列车却向反方向开去了。请你分析小丽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
答:
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且甲、乙都是长方体形状。实验时,他们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
(4)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通过加热方式使甲、乙物质都变为液态,再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三、表四所示。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数据及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20cm的钢尺,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再将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
(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A端固定不动,指针C端紧靠在铜棒B端,当用酒精灯给AB加热时,小明可以通过观察 分析金属棒受热时长度的变化.装置中指针设计成CO段比OD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 作用.
(3)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问题:
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只填序号)
正 方 | 反 方 | |
观 点 | 1.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 2.两个物体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
3.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 4.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 |
5.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 6.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 |
7.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 | 8.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 |
9.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1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