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知识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14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从交通标志牌到上桥的距离为18km,通过这段公路时,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要用几分钟?
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 的实验中,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15(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15(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
物理量 物体 | 质量m/g | 体积v/cm3 | 质量跟体积的比值m/v/g.cm-3 |
铁块1 | 79 | 10 | 7.9 |
铁块2 | 158 | 20 | 7.9 |
铁块3 | 237 | 30 | 7.9 |
铝块1 | 54 | 20 | 2.7 |
铝块2 | 108 | 40 | 2.7 |
铝块3 | 162 | 60 | 2.7 |
(2)右表是这位同学记录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① 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②铁的密度为
③根据这个实验的结果,请你分析并回答,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答:
④ 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为什么?
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s-t图像,如图16所示。观察甲、乙、丙车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分析图C丙车图像可知,丙车在AB段处于_____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
(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像,在前5s内___车运动得较快,它的速度是_____m/s。
(3)观察分析甲或乙车运动图像,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出初步的
结论是甲或乙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如图17所示。
(1)请按照图17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第三次测得小空瓶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18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则m3=_____g
(3)请你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帮他计算出酱油的密度。(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