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请回答: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_______运动。
(5)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6)画出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7)汽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突然前方有行人横穿马路,司机紧急刹车,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幸亏系着安全带,才没有破窗飞出。请你解释这一现象。
答:刹车前人和车都是 的。刹车后车速突然减慢,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由于具有 要保持原来的 状态。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飞出。
(8)一辆小型汽车的质量是1.2t,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是汽车车重的0.2倍,此时汽车的牵引力大小是 ,汽车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大小是 (g=10N/kg)
以下是小红和小明测量海水密度的实验过程。
(1)小明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进行测量,操作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的两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的实验步骤(顺序已打乱)是:
A.将一部分海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海水的体积,如图甲所示。
B.取海水样品倒入玻璃杯中,称出海水与玻璃杯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
C.称出剩余海水与玻璃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
D.利用测得的数据,求出海水样品的密度。
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步骤的情况,将实验数据填写在下表中。
量筒中海水的体积 | 玻璃杯和海水的质量 | 剩余海水与玻璃杯的质量 | 海水的密度 |
|
|
|
|
(3).圆圆同学在喝完一瓶饮料后,想到了一个问题:如何知道饮料瓶的容积多大?请说出你的办法。
(4).如图所示是一种砖的m-V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A、计算这种砖的密度是多少?
B、这种砖是由密度为2.5g/㎝3和1.0g/㎝3的两种材料混合制成的,若要制作500m3的这种砖,需要这两种材料各多少立方米?
(5).小明和同学们用塑料小桶分别装满了4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记录了下表中的数据。
液体种类 | 酒精 | 水 | 可乐 | 酱油 |
弹簧秤的示数(N) | 2.6 | 2.8 | 3.0 | 3.2 |
A、通过分析此表,他们推测液体密度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间有一定规律。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B、若可乐的密度为1.1g/cm3,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推算出酱油的密度值是____________。
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有一组同学的数据如下表:
动力F1/N | 动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6 | 4 | 4 | 6 |
5 | 6 | 10 | 3 |
3 |
| 15 | 4 |
(1)该组同学因粗心大意漏了一个数据,请你帮他在表格上补上;
(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3)解决实际问题:小云在家在做手工时,需要将木板上钉错的一枚钉子拔掉,他想到了物理课上提到的羊角锤。于是他很快解决了问题。如图是他拔钉子的示意图,请你在确定出了支点O,阻力F2、阻力臂L2和动力臂L1后。判断羊角锤是一个 _____杠杆,它的特点是动力臂______阻力臂;为了更省力的拔出钉子,你认为可以(说出一种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示是某建筑工地上正在运行的一台起重机中吊臂上的滑轮组(不计一切摩擦和绳子和动滑轮重,) ,在拉力F的作用下把重为2.7×103N的重物匀速提起,则拉力F=____N。若动滑轮和吊钩共重300N,则拉力F = N。
(5)电工老李师傅的工具箱里有很多螺丝刀,螺丝刀上所用到的物理知识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的支点在O点,左边A处挂两个钩码,右边B处挂上一物体后,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如果在A的下面再挂一钩码,则必须把物体移挂在C处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若BC=5cm,AO=15cm,每个钩码的质量m都为50g,求OB的长度和物体的质量M。
一根长2.2m的粗细不均匀的木料,细端放在地面上,抬起它的粗端要用680N的力;若将粗端放在地上,抬起它的细端需要用420N的力,求:
(1)木料的重力;(2)木料重心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