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10所示,由此可以判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的范围是 。利用凸透镜的这一原理可制成 。
在物理实践活动中,某活动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们用了A、B两个焦距不同的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及部分现象准确地记录在下表中:请你完成下表并帮助他们分析从表中获得的信息,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示例)结论一: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
结论二:在成实像的情况下, 。
凸透镜焦距 (cm) | 物到凸透镜距离(cm) | 像到透镜距离(cm) | 像的情况 | |||
正、倒 | 大、小 | 虚、实 | ||||
凸透镜A | 14 | 20 | 47 | 倒立 | 实像 | |
30 | 26 | 缩小 | ||||
40 | 22 | 缩小 | ||||
60 | 18 | 缩小 | ||||
凸透镜B | 16 | 20 | 80 | 倒立 | 放大 | 实像 |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13所示,则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的范围是 ;利用凸透镜的这一原理可制成 。实验中,若在距凸透镜15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烛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应为 cm。
根据图8 中给出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方框内画出一个适当类型的透镜。
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