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即v=
,单位是m/s。初中还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密度、压强、功率、热值等,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我们在高中物理当中也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v表示,它等于前后两故速度之差;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国际单位是m/s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1)加速度的定义公式为a=____。
(2)若一个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为2m/s,经过5s后它的速度变为8m/s,则这个物体在5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v= m/s。
(3)若问题(2)中的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求出物体 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
如图是一款消防应急照明灯,右图是它的铭牌。当外部电路有电时应急灯不亮,停电时应急灯正常发光。
(1)小朱同学想知道应急灯的两个灯泡是怎么连接的,他将应急灯中的任一个灯泡断开,另一个灯泡仍然发光,则应急灯的两个灯泡是 联的(填“串”或“并”)。
(2)每个应急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 A,电阻是 Ω。
(3)应急灯的电池充满电后,可以让两个灯持续正常发光 小时?(铭牌中“电池:6V 2500mAh”的“2500mAh"表示电池充满电后,以2500mA电流可持续放电1小时。)
(4)小未尝试用电磁继电器设计了一个应急灯电路图(以一个灯为例),图中电磁继电器相当于一个 (填“开关”或“电源”);他在设计时粗心大意,丢了一根导线,如图所示,C点应该和触点 (填“A”或“B”)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