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唐诗《山亭夏日》,请在空格处填上相应的物理知识:
诗句 | 物理知识 |
绿树荫浓夏日长 | |
楼台倒映入池塘 | 示例:光的反射 |
水晶帘动微风起 | |
满架蔷薇一院香 | 示例:分子不停的运动 |
每年的3月28日20:30至21:30是“地球一小时”的倡议时间,今年当晚南京有400余幢大楼同时熄灯1小时节电8×104度,等于节约 J的电能,大约相当于 千克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煤炭的热值为2.9×107J/kg);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这些电能全部被水吸收,可以将 kg20℃水烧开(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按下例要求完成作图
(1)在图17中画出排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18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O为透镜的光心。请按照实际尺寸标出凸透镜右侧焦点F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
(3)在A点作用一个力F,使图19中所示的杠杆保持静止。力F的方向不同,则力F大小也不同。当力F最小时,请画出这时力F的示意图
(4)请将如图20所示电路元件,连接成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电路图。
观察图21中的三幅图,将测量结果或示数写在相应空格处
如图22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竖立的透明薄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小明点燃A蜡烛,在寻找A蜡烛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
(2)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像的位置相同为止,这时发现A蜡烛像与B蜡烛的大小_ 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 (选填序号)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