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中滑轮组移动物体G,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2分)
如图所示,物体A重15N,停在粗糙斜面上.作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图示.(2分)
小峰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选用的实验器材如下图所示,已知定值电阻为5Ω,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2A”字样。
(1)请在上面方框中画出实验的电路图,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右图中的元件连成电路。
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2分)
(2)下面是小峰同学写的实验步骤,但是不够全面,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节电流表、电压表,使指针归零;
②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__________;(2分)
③用开关试触,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⑤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流表测电阻中的电流I2,用电压表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2,并记入表格;(2分)
⑥重复以上步骤,共做6次实验,将I3 、U3、 I4 、U4、 I5 、U5、 I6 、U6记入表格;
⑦收拾实验器材。
(3)右表是小峰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记录的几组实验数据,通过对表中数据的分析,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U / V | 0.5 | 1.0 | 1.5 | 2.0 | 2.5 | 3 |
I / A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实验次数 | I/A | A、B间电阻值R/Ω |
1 | 0.80 | 5 |
2 | 0.60 | 10 |
3 | 0.48 | 15 |
4 | 0.40 | 20 |
5 | 0.34 | 25 |
6 | 0.30 | 30 |
(4)小峰还想接着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为了避免更换电阻时拆改电路的麻烦,他用电阻箱代替定值电阻,通过调节电阻箱先后6次改变A、B间的电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并记录在右表中。
①小峰分析表中数据,发现总结不出电流跟电阻的定量关系,你认为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小峰认真思考后发现了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并采取了正确的实验操作。你认为小峰每次改变电阻箱的电阻值后,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正确操作实验后,小峰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归纳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R / Ω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I / A | 1.20 | 0.60 | 0.40 | 0.30 | 0.24 | 0.20 |
在如图中的装置中,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10Kg,在拉力F=10N的力作用下以0.4m/s的速度匀速运动。求:
(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2)在10s内拉力F做了多少功?
(3)拉力F的功率多大?(10分)
如右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4Ω,R2=6Ω。
(1)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1.5A,求电源电压;
(2)开关S1、S2都断开时,求电流表的示数;
(3)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2A,求R3的阻值。(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