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甲是用刻度尺测量一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金属片的长度读数 cm;
(2)如图乙是利用托盘天平称橡皮泥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是 g;
(3)如图丙是寒暑表,当前的示数是 ℃ ,它 (适合/不适合)盐城市区使用。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1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如图2所示,画出入射光线由空气射向水面的反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3)如图3所示,请将插座、开关、电灯合理地连入照明电路中。
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98 | 98 |
(1)某同学看到了如图乙的情景,这是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况。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3)该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操作,但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这段时间过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决的办法是
。
(4)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如图所示,小王做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他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cm。
(2)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米尺旁。点燃蜡烛后,他还应调整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____ ________。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实验中,当小王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 )
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 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 D.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
(5)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___ ___(上/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 ( )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 D.以上均可
在测2.5V小灯泡(电阻大约为10Ω左右)额定功率的实验时,小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为6V。
(1)请用笔画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在连接电路时,有甲“10Ω 1A”和乙“20Ω 1A”两个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则应该选择变阻器 (填“甲”或“乙”)连入电路,才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3)小明合理地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灯泡都不亮。小明分析了产生故障的原因(电流表、电压表均无故障)。请你依据表一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出现的几种情况,帮小明判断故障原因,并将其填写在表一对应的空格里。
U/V | I/A | R/Ω | P/W | 灯泡亮度 |
2 | 0.25 | 8 | 0.5 | 暗 |
2.5 | 亮 | |||
2.8 | 0.32 | 9 | 0.896 | 很亮 |
电流表 | 电压表 | 故障原因 |
示数不为0 | 示数为0 | |
示数为0 | 示数不为0 |
(4)排除故障后,小明调节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小灯泡两端电压分别为2V、2.5V、2.8V,依次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并观察发光情况,记录在表二中。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电阻是___ __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 ___W。
(5)将图(甲)中的小灯泡更换成定值电阻,且电路连接完好,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是( )
A.探究电流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B.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C.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D.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