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要测量某圆柱的直径,如图22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
图23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⑴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必须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⑵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 有关。⑶分析比较 两图可以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如图24):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A的像 。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 观察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选填“能”、“不能”),故平面镜成的是 像。(填“虚”或“实”)。
(2)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物距/cm | 像距/cm[ | 像与物大小比较 | |
第一次 | 12.0 | 12.0 | 等大 |
第二次 | 15.0 | 15.0 | 等大 |
实验表明,像与物体的大小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s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25所示的照片。
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如下表:
照片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时间t/s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路程s/mm | 0 | 12.0 | 22.2 | 48.7 | 61.2 |
(1)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得出蜗牛是做 运动,整个50s内的平均速度
是 mm/s。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在如图26所示的实验装置的中,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你采取的调节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
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3)接着使烛焰向右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
(4)把图27甲所示的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27乙中的 ,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