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青山区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试卷下载
初中物理青山区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1  2  3  4  5  6  7 8 
  • 难度: 使用次数:363 入库时间:2011-02-03

     (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如图所示,试在两个虚线框内,选填电源开关的符号,并满足当开关都闭合时两灯组成并联电路。

     

     
  • 难度: 使用次数:51 入库时间:2011-02-03

    在探究冰的熔化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用了下面两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

         

    1)为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他应选择的装置是       .

    2)请你找出丙图中       段图象是错误的,水沸腾时的温度如乙图所示    ,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3)若探究冰的熔化实验中,小明发现冰熔化过快,应采取的操作是            .

     
  • 难度: 使用次数:80 入库时间:2011-02-0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1小芳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12.00

    24.00

    倒立、放大、实像

    2

    16.00

    16.00

    倒立、等大、实像

    3

    20.00

    13.33

    倒立、缩小、实像

    4

    30.00

    10.91

    倒立、缩小、实像

     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小芳所在的小组把烛焰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动,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

    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 难度: 使用次数:323 入库时间:2011-02-03

    小明等3人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过程如下: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将第一次测出的电流填入下表:

    A处的电流IA

    B处的电流IB

    C处的电流IC

    第一次测量

    0.1

    0.12

    0.22

    第二次测量

    0.2

    0.24

    0.44

    第三次测量

    0.25

    0.3

    0.55

    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改变电源个数(改变电压);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步骤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知: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___(选填“一”或“二”)来进行的;在第三次测量时,C处的电流表量程应选        ;实验的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________

     
  • 难度: 使用次数:278 入库时间:2011-02-03

    小明在家中听音响时,忽然想到课本上说声音能使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以此将声音传到远方。小明想:“声音的这种波动我为什么看不见?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

    小明想了一会儿,起身找来一个小碟、一段铁丝和一勺洗衣粉。小明将洗衣粉倒入碟子中,加水溶解;然后将铁丝弯成一个带把的铁圈,将铁圈放在水中,使铁圈附上一层薄膜。小明将铁圈放在音响的喇叭前,打开音箱。这时,他发现,薄膜随着声音不断的在发生变化,如图所示。

    (1)小明通过实验说明了什么结论?

    (2)小明的研究大致上经历了什么样的探究过程? 

    (3)小明在实验的过程中成功运用了什么物理学的探究方法?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