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实施方案(转载)

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初中数学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语文   初中英语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备课网 2020年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图解

2008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实施方案(转载)

公主 轻轻草

发布日期:2008-08-14 20:58:41

附件

2008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实施方案

根据《2008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和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要求,我部将于今年7月组织实施“2008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2008年进入高中课改实验的省份普通高中学科教师开展远程培训,帮助教师进一步准确理解和把握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结构、内容和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高中课程改革实施的情况和方法,促进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为顺利推进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提供师资保障。

二、培训内容与对象

1.培训学科: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等12门学科。艺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等4门课程由各省另行组织培训。

2.培训内容:课程标准总体精神的介绍;各学科有关重要内容的解读;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培训;有关学生学习方法的辅导;教学评价方法的指导;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教研活动特别是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等。思想政治学科的培训内容包含教材培训,其余各学科的教材培训由各省另行组织。

3.培训对象:2008年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山西、江西、河南、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区高中起始年级学科教师及教研员等。

三、培训实施

1.培训时间

——培训准备:71日—10日,组织对班主任、辅导教师和技术人员进行课程辅导、培训管理和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学员进行学习前准备。

——正式培训:711日—20日,组织学员开展培训。每天5学时,共计50学时。

——培训总结:721-26日间。

2.培训方式

——学习方式: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采取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组织教师收看视频课程、学习相关资料、参与案例研讨和专题讨论等。

——组织方式:采取班级化组织管理。组班方式原则上以县为单位,按学科组班(可以是在线虚拟班级),对于教师人数较少的学科,可视实际情况跨县区以地市为单位组班。班级规模建议不超过50人,设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各1名。各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既可以组织学员以县为单位分学科在指定的培训点集中培训,也可以组织学员在各自学校分散培训。

——辅导方式:本地研讨、在线交流与专家答疑相结合。本地研讨应在班主任与辅导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开展。在线交流应在本地研讨的基础上,在课程专家团队的主持和指导下,组织学员进行学习交流和专题讨论。针对各地学员学习研讨和交流中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由课程专家集中答疑指导。

各地要保证具备网络远程培训相应硬件条件,配备技术人员。对于不能按要求收看视频课程和在线研讨的学员,提供视频课程播放(光盘)、宽带上网学习、集中研讨、与专家进行视频交流互动的必要条件。对于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较差的学员提供必要的帮助,保证他们能够参与在线学习交流研讨。

3.教学管理与指导

——班主任:负责组织和管理本班学习活动,了解本班学员学习进度,记录学员学习活动参与情况,对跟进不足的学员进行督促,检查审核作业。

——辅导教师:负责本班学习指导,组织并引领学员研讨,点评并推荐优秀作业,编辑并提交学习简报。

——专家团队:对辅导教师进行指导,与学员进行在线交流,对典型问题进行集中互动答疑,参与对辅导教师的培训。

4.培训流程

——课程资源的开发制作与配送。培训课程资源开发制作、培训课程资源光盘制作、网上发布课程、视频课程光盘配送到各县,各县师训主管部门负责将光盘发放到各个培训点(或学校)。

——学员学习。学员在线观看视频课程(或通过光盘进行学习),学员在线学习专题讲义和其它相关资源,按规定在网上参与交流互动并完成作业。培训期间,学员平均每天学习视频课程2学时,平均每天在线学习、交流和研讨时间不少于3小时。

——研讨与交流。根据每单元的学习内容和专家提出的问题,班主任和辅导教师组织学员进行交流研讨。辅导教师要对学员提出的问题及时梳理、反馈和点评,对讨论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和普遍性问题应及时归纳并向专家反馈。

——学习简报。辅导员负责归纳学习研讨中学员的主要观点,聚焦突出问题和普遍问题,通报学习动态,概括学习体会与经验,推荐优秀文章。

——专家答疑。网络平台服务单位组织专家对学员进行在线答疑。答疑要在总结学员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对于本阶段学员遇到的共性问题和典型问题进行解答或提出建议。

——考核与总结。学员应根据培训要求参与研讨并提交作业。培训平台要建立学员学习档案,对学员在线学习、在线研讨交流和作业完成等情况进行记录,为各省对学员培训成绩的综合评定提供数据。班主任和辅导教师根据学员参与培训的总体情况,审核学员的培训成绩。

四、组织与管理

——教育部对培训实施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负责组织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遴选、确定网络平台服务单位,研究制定培训实施方案,部署培训工作,对各地培训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监控培训质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与保障。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和管理本地培训实施工作,把本项目纳入普通高中课改实验整体工作计划。省级教师培训主管部门牵头,充分发挥基教、电教、教研等部门的作用,协调多方力量组织开展培训工作,研究制定本省具体实施方案,做好本省培训的统筹规划与组织管理工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配备班主任、辅导教师和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配套经费,对本省培训工作进行检查监督与总结。

——经教育部组织遴选和专家评审,确定本次培训网络平台服务与技术支持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北京今日园丁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新思考网)和北京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承担。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www.teacher.com.cn)负责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学科;新思考网(www.cersp.com)负责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北京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www.edu12.com)负责政治学科。学员及辅导教师按学科分别登录各网站进行注册、学习、管理与辅导。相关服务信息及联系方式请登录各网站查询。

网络平台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参与培训课程资源开发和培训光盘制作,协助专家团队进行教学,组织专家在线辅导、远程答疑,提供教务管理服务,制作操作指南,组织对班主任、辅导教师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在线研讨和提供培训信息交流服务,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

——培训教学辅导人员由课程专家、班主任和辅导教师组成。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及一线优秀教师作为此次培训的课程专家,负责制定课程计划、开发培训课程、对辅导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全程参与培训辅导答疑。各省选择富有经验和责任心的骨干教师和教研员担任班主任和辅导教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聘请已进入实验省区的高中课改优秀教师承担辅导工作。

——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备技术人员,密切配合网络平台服务单位开展工作,协助行政部门、班主任、辅导教师进行管理与辅导,解决学员在注册及学习中遇到的相关技术问题,做好本地的技术保障工作。

五、培训保障

1.课程资源:教育部组织专家团队根据培训需求,开发优质培训课程资源;网络平台服务单位要与专家团队密切配合,确保培训前完成课程资源制作及上网发布,并将培训课程光盘配送到位。

2.技术支持与服务:网络平台服务单位要确保培训课程的顺利实施。要保证学员能够正常收看视频课程,在线交流与辅导答疑方便快捷,学习及教学教务管理服务满足培训需要,确保与培训相关承担单位、专家、各地培训机构及学员的有效沟通。各地要做好教师学习基本条件的保障工作,保证学员就近、便利地参加培训。

3.培训质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确保培训效果,要制定相应政策措施,认真组织管理,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和学校的职责,落实配套经费,与培训平台密切配合,确保远程培训各个环节落实到位;专家团队与辅导教师认真组织好教学、研讨活动,做好教学与学习指导和辅导答疑工作,督促学习跟进不足的学员;网络平台服务单位要精心组织培训,提供有效的管理监控与信息反馈手段,确保培训质量。

4.应急保障:要认真做好培训的准备工作,对突发情况要做到快速有效应对。网络平台服务单位要对服务器瘫痪、网络传输故障、平台系统缺陷以及黑客、病毒攻击等导致培训无法进行的情况,制定应急预案,保证24小时内恢复正常。各地要认真做好培训的准备工作,针对培训过程出现中停电、设备故障及其他突发情况等制定应急预案。要切实保证课程资源配送到位,确保在网络传输中断的情况下使教师能够收看到培训课程。

5.经费保障:教育部专项经费支持,包括课程资源开发、教学组织、网络平台支持服务及管理等费用。各省给予经费配套,用于本省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